浏览次数: 作者:
一、计算机拔尖人才计划教改班简介
基础学科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源泉、先导和后盾。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真正有创造力的人才至关重要。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文明提供了基础。计算机、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二十一世纪信息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依赖于新的原理和方法的开拓,而开拓新原理和方法最有效的途径,来源于信息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互动。在这一背景下,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高教[2018]8号】,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立计算机拔尖人才计划教学改革实验班(以下称计算机科学教改班)。
计算机科学教改班将紧密契合国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接重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确立该计划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国进取、明德思辨,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社会适应性强的、能够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系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于计算机前沿问题的探索和研究的高素质学术型人才,尤其在“自主工业软件、大数据智能化等领域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满足行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
更多详情见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站:http://cs.cqut.edu.cn/
二、选拔范围与选拔名额
(一)选拔范围
在重庆理工大学2022年招收的以下专业高考科目含物理的学生中选拔(不含应用技术学院及两江国际学院相关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金融数学、应用物理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类(含金融学、金融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类、汽车服务工程、装甲车辆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旅游管理、公共管理类(含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制药、药学类(含药学、制药工程)、工业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化工与制药类(含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知识产权、社会工作、电子商务及法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
以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自愿申请报名,通过选拔录取后即转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完成计算机科学教改实验班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考核,达到学校规定的本科毕业和学位授予要求,可获得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
(二)选拔名额
计算机科学教改实验班设置1个班,招收40人。若选拔录取人数不足20人则不开班。
(三)咨询
冯老师:13629793824(开通时间:8月21日~8月31日)
座机:023-62563071、023-62563072(开通时间:9月1日~9月8日,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00)
咨询QQ群号:341016807(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2022教改班咨询群)
(四)收费
参加计算机科学教改实验班学习的学生除交纳学校正常收取的学费外,不额外增加任何学费。
三、选拔方式
1.志愿填报。面向全校发布计算机科学教改班招生信息通知,学生应在深入了解教改班相关内容、要求以及存在的风险后,填写《重庆理工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实验班报名表》。
2.资格审查。根据学生报名情况,进行初步筛选。主要对考生的基本情况和报名资格进行审查。审查合格者,可参加选拔考试。
3.选拔考试。学生应根据教改班招生简章的要求,参加综合数学笔试、英语笔试。综合数学笔试主要考核高中数学相关知识内容,英语笔试主要考核学生高中英语相关知识内容。
综合数学笔试成绩占65%,英语笔试成绩占35%。总成绩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4.择优预录。按照分数优先原则,根据考生的选拔考试成绩,从高到低进行预录。若录取线末位有多位考生同分,则相同分数的学生均予以预录。
5.网上公示。在校园网上公示所有考生的成绩排序及拟录取学生的名单。
6.正式录取。经公示无异议的拟录取学生进入正式录取名单。若拟录取名单中有学生自动放弃,则后面的学生顺次递补。
四、退出管理
学生进入教改班学习之后,原则上一律不得退出。但若学习确有困难或家庭出现重大变故,不适宜继续在教改班学习的,可申请退回原专业。教改班学生转专业按照学校本科生转专业的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在第一、二学年末组织考察,未通过考察的学生退出该计划。退出学生编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读。
五、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措施
遵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实行“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创新模式,进一步拓展范围、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探索并建立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
1.强化使命驱动
引导学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类未来发展、思想文化创新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前沿,增强使命责任,激发学术志趣和内在动力。激励学生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所学所思落实到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
①开展计算机科学前沿系列学术报告。引领学生探索计算机领域前沿科学问题,鼓励学生在计算科学、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深入探索、坚定志趣。
②依托重庆市计算机视觉智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开展实验室实践、科学研究实践环节。鼓励学生早进课题组、创新实验室或科研团队,为学生攀登学术高峰搭建平台。
2.深入实施导师制
设立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和生活导师,邀请知名学者、优秀教师和社会杰出人士担任导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研究训练等提供指导,并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参与教学活动。
①设立学业导师、生活导师。以班级为单位设置1名学业导师和1名生活导师,在理想信念、生涯规划、日常管理等方面对学生给予全方位指导。营造创新环境,通过学生与导师之间的谈心,加强师生心灵沟通,促进拔尖学生的价值塑造和人格养成。
②设计科研导师。按1:3的师生比例设置科研导师,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项目开发、学科竞赛等方面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
③贯彻大师引领。组织“拔尖计划”学生访问一流科研院所,接触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研究前沿,接受大师言传身教和环境熏陶,加强对拔尖学生的精神感召、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让学生通过耳濡目染激发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
④激励教师投入拔尖人才培养。对参与“拔尖计划”的教师在编制、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积极引导和激励优秀教师投入拔尖人才培养。
3.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白罗斯格罗德诺扬卡•库帕拉国立大学、日本山口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合作,构建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的拔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①拓展拔尖学生国际视野。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假期研习等方式。分期、分批选派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交流,了解学科领域前沿,鼓励学生利用国外条件开展研究工作,尽快融入国际一流学术群体。
②营造学术氛围,激发学术兴趣。定期邀请著名国际学者作高水平学术报告,着力营造多元化、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打造与著名科学家交流研讨的平台,吸引国际学术大师参与拔尖人才培养,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学术理想,并内化为勤奋学习、奋发进取的自觉行动。
4.创新学习方式和管理机制
①实施个性化培养。探索实施学生和科研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探索实施本科生、研究生贯穿选课机制,学生根据学术兴趣跨(本科、研究生)阶段选择专业选修课程。
②开展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阅读最新的学术文献和经典专著,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习成效。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引入优秀MOOC教学资源,拔尖学生学习环境和机制,提高学习成效。
六、培养机制
整合学校、学院优质教育资源,配备优秀师资,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与氛围。通过创新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研究及创新能力发展。鼓励通过计划考核培养的毕业生到国内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继续深造,努力使学生将来成长为计算机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和创新人才。
1.实施阶梯式培养以加强基础训练、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培养
前两学年主要实施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思维方法训练;第三学年分为“网络和信息安全”、“大数据和智能化”两个方向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实践;第四学年学生可推荐到国内外高校或各著名科研院所从事实际专题研究与实践。
2.实施研讨式、探究式、自主式学习
在第一学年开设“科学思想背后的小故事”等课程,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在第二学年开设“科学思维方法”等课程,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探究式、自主学习方法、途径和手段;第二学年起,学生加入导师研究团队,定期参加 Seminar等形式的研讨交流,参与导师研究课题的研讨、学习;第四学年学生可在各高校、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及培训。
3.探索多样化培养模式
考虑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设置专业任选课程体系,根据当前研究热点和师资情况设置多个方向,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融合世界重点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先进方法,为学生精心准备课程方案。安排在相关学术领域造诣深厚的授课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最高水平教材。部份课程采用全英文或者双语课教学,促使学生适应国际化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方式,为以后学生走向世界学术舞台打下坚实的基础。